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安徽名师解读2010年安徽高考说明
发布时间:2011-04-08 14:43:57

安徽名师解读2010年安徽高考说明

 

按照安徽省今年高招方案,统考模式仍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其中,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

  安徽省今年仍自行命制语文、数学(文、理)、外语科目中的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部分)以及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试题。全国统考于67开始举行,考试时间表由教育部发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含听力)各科满分为150分,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文化课总分的满分值为750分。

 

合肥一中 谢长雷

  今年我省高考说明的语文部分较去年稳中微变,局部要求有易化倾向。

  变化分析

  1.将原来的考试能力要求改称为考试目标与要求,有突出目标的迹象。将原来的考试内容改称为考试范围与要求,提法更为严谨规范,避免误解

  2.探究能力的要求中,将原来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改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思想内涵的发掘与探究更加具体明确。

  3.古文阅读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里的要求,将原来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题目、注释、出处等)作出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一句中的括号部分删除了,这一提示其实在古诗鉴赏时也同样要特别留意,此次删除应该不是淡化。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求更简明。原来是从应用的角度看,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综合性,如写作中就包含着对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查。高考语文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标点符号,现在简述为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综合性,一般不单独命题。这一变化更好地呼应了作文中对标点的要求――“文章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考生应在自己的写作中对这一基础等级严加关注。

  5.对错别字的要求更加明确严格。去年要求“(评卷时,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今年将括号去掉,明确要求书写错误的,每一个错别字扣1,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一写作中的致命隐患。

  6.有两处难易度的变化:一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中,原来是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较好地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现在删除了较好地这一限制词;其二是在作文的发展等级中的有创新方面,原来要求“‘见解新颖指文章对生活有独到的感悟和深刻的见解,现在将其中的深刻的删去了。这细微的易化应该是个积极的信号。

  另外,附录二古代诗文篇目中对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也作了一些调整,主要体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总之,《考试说明》总体变化不大,重点能力点依然是阅读表达,在卷面结构和分值的分配上也没有变化,这种稳定有助于今年考生的稳定发挥。

  复习提示

  在未来近三个月的复习中,广大考生在语文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新的《考试说明》的精神,让复习的思想更加明确。

  2.在第一轮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在规范性模考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增强第二轮复习的针对性,消化弱点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3.进一步增强实战性,在实战训练中优化解题的节奏,以便在高考中能充分发挥。

  4.注意新鲜素材的积累,特别是新近发生的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国内外新闻事件,为表达做充分的素材储备。

  数学:部分内容难度降低

  合肥一六八中学 祝文革

  数学考试说明中,部分内容较去年难度降低,考查知识点也有删减。

  变化分析

  1.考试说明前面的几点说明中文科没有变化,理科的24两点有所变化,4中增加了体现思维的发散性,体现了文理科的不同要求。

  2.坚持能力立意的同时,进一步体现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新课程理念,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文科增加了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理科除了这一点以外,还要求能推导排列、组合数公式,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理解超几何分布的导出过程。

  3.试卷结构和选修部分所占分值没有变化,但说明中少了各部分内容的分值比例基本相当于内容的教学时数比例的要求,这是值得注意的。

  4.说明后面附有2009年安徽高考数学典型试题分析,每题除解题思路和试题分析外,还给出了常见错误和难度系数,使得考生在认真练习和分析后,对各种难度系数题目的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切身体验,进一步体现了人文关怀。

  5.考查知识点也有部分删减或难度要求的降低,如文理科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几何概型;要求增加的有文理科的会用中心投影画直观图,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和直观图,对平均数的要求,标准差删除了不要求记忆公式的要求,理科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增加了反证法。对极坐标和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要求表述也略有变化。

  复习提示

  1.要仔细研究考试说明,紧扣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试说明中对各知识点的各层次要求,不盲目拓宽和加深。

  2.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注意贯彻新课程的重视过程和思想方法的理念,要注意公式的推导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3.2009年的安徽数学试题,突出了能力立意,我认为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突出能力考查也是2010年安徽数学高考命题的方向,考试说明中一些要求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高考的考查和命题也将更加灵活。我们在复习中更应该回归数学的本质,少一些题型化训练,多一些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

  4.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应淡化技巧,突出通性通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归类、概括、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英语:中等题是复习主流

  合肥一六八中学 赵一红

  英语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在对试卷难易度比例的描述中,同样以中等题为主。

  变化分析

  今年我省考试说明和2009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考试说明仍将依据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不依据某一版本教材。不同的是,在附录一中提供了典型试题分析,并提示难度系数,主要是帮助考生进一步了解和全方位地感受高考,避免复习迎考中的盲目性,有助于减小学生应对高考的压力和恐惧感。

  考试性质中明确规定:高考应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语句值得我们仔细玩味,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考试也会体现它的工具性,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不应只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重视运用语言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和去年保持一致,体现了我省高考稳定性原则。去年考生和教师群体对英语高考试卷反映较好,比较适合本地实际。因此,对试卷难易度比例的描述中,同样以中等题为主,根据难度系数提示可以看出中等题难度通常在0.50~0.60之间。

  复习提示

  1.听力在试卷开始部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材料为主,难度控制在0.65左右,区分度不会太大,体现了近几年来提倡的考试的人文化趋势。

  2.单项选择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基本载体,通过语境考查语法、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通常控制在0.40~0.45左右。

  3.众所周知,完形填空对中国考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也是大多数考生考场上投入时间最多的题目,因此,不论从短文还是题目设置都不会太难,难度通常控制在0.65左右。该题型特点:(1)材料生活化――通过小事讲大理;(2)科学、合理设置题目――在没有完成填空的情况下能基本读懂短文主旨大意;(3)以实词为主――突出语篇和语境的作用。

  4.“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因为阅读是我国考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该题型是高考试卷区分度的主题体现区域。为了保证区分度和试卷的整体难度,本题型总体难度控制在0.45左右。根据2009年高考试卷和考试说明,高考阅读材料有如下特点:(1)内容的生活化;(2)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3)语言的真实性和地道性;(4)载体的文化性和知识性(让考生在学习中学习,学习中考试)

  5.任务型读写是2009年加进的新题型,考查考生对文中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及对阅读信息二次加工的准确性。其特点是:(1)表格概括短文重要信息;(2)有序排列;(3)实词为主;(4)大多数词需要不同层次的信息转换和提炼,少数可以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的词,也需要考生对原文的充分理解和归纳。该题目属于能力型题目,区分度较大,通常在0.40左右。

  6.书面表达也是能力型题目,书面表达要求考生:(1)完成规定任务;(2)覆盖所有内容要点;(3)表达方式多样化;(4)意义转达的有效性;(5)书写语言的规范性;(6)话题为学生熟悉,有话可说;(7)简明提示,情景真实;(8)半开放性,给考生提供充分拓展的空间。难度适中,通常在0.50左右。(张晓嵘)

 地理:强化创新和应用

  □合肥一六八中学楚俊生

  2010年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的特点:变化创新,回归本原。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说明》在考点范围上有删减,也有增加。

  ◆变化分析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变化:2010年地理《考试说明》新增加了“理解信息”的提法。特别强调了试题信息蕴涵丰富,形式多样。预示今年的考题信息可能较为丰富、多维。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变化:强调了试题从能力立意出发,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迁移和整合;淡化单一知识点的个别考查,强化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考查,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察,强化联系特定区域的应用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试题取材不拘泥于教科书,关注地理学科发展和地理学科在现实中的应用。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变化:其核心强调了考生需要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扼要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要求为要求的核心。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变化:《考试说明》重点强调了考生要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考生提出问题应有一定的质量,是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考生能区分地理问题与非地理问题,考生要能根据需要,迁移、重组甚至创造性地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此外《说明》首次提到了国际合作的价值,这很值得关注。

  5.考试范围第四部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删除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当中的虫灾、鼠灾等生物自然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内容。

  第五部分世界地理中新增加了海底地形、世界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地理特征具体化为:地形、气候、河流等主要特征。不同尺度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具体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中国地理中新增加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主要湖泊及其特征。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及其基本对策;秦岭-淮河一线等重要地理分界线及其地理意义。保留了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但删除了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新增加了乡土地理的内容。

  ◆复习提示

  1.深入钻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仔细解读2010年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把握高考的正确方向。

  2.特别要关注近年来安徽省的自然、经济、社会中所发生的重大地理事象,并运用地理原理加以科学地解释说明。

  3.地理备考时考生要广泛地获取信息,并能敏锐地觉察出信息中蕴藏的矛盾,善于抓住问题的主导因素,强化论证问题的层次性、逻辑性和简洁性,提高答题的效率。此外《说明》首次提到了国际合作的价值。这就意味着诸如海地地震、智利地震、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护航等,都值得关注。

  历史:示例题难度适中

  □合肥一六八中学杨会谦张尚镯

  与2009年考试说明相比,2010年考试说明内容基本稳定,但略有变化,从题型示例来看,难度适中。

  ◆变化分析

  与2009年考试说明相比,2010年考试说明内容基本稳定,但略有变化,变化如下:

  1.新增的知识点:增加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封建斗争等3个单元的知识点。

  2.删除的知识点:删除了必修1中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等4个单元的知识点。

  3.提法有变化知识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改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从题型示例来看,历史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说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将更加注重试题的科学性、可行性,难度适中。

  ◆复习提示

  1.关注热点研究说明

  注意增加的内容,注意表述方式出现变化的地方,删减内容要大胆丢掉。《考试说明》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也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对材料题的解答训练。同时对热点问题适当关注,如经济类、政治思想类等。

  2.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全面掌握《考试说明》所列出的知识点,不能厚此薄彼,要纲举目张,将目录熟记在心,掌握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点间的互动。不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要大胆舍弃,但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要全面占有,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思想解放运动、三农问题等。高考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因此在复习迎考中应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广泛关注史学界最新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

  3.规范训练提高能力

  后期的有限训练要突出三个方面:基础性;适应性;适量性。抓住三个环节: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分析不足,查找原因;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尤其要注意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用历史学科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用历史学科的语言准确表述。

  政治:综合探究题增多

  □合肥一六八中学吴孔泉王群

  今年的政治学科,在“考题示例”中有变化,特别是综合探究题的比重加大,考生应予以关注。

  ◆变化分析

  2010年高考安徽卷考试说明《文科综合》在总论中有两点变化,或者说与去年相比更加明确:首先在“试卷结构与题型”上:2009年考试说明规定第Ⅰ卷为130分,第Ⅱ卷为170分,而在高考试卷中第Ⅰ卷为128分,第Ⅱ卷为172分。今年新考纲明确规定第Ⅰ卷为128分,第Ⅱ卷为172分。这意味着2010年高考文综试卷的试题数量、分值与去年保持不变。

  去年考试说明没有规定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在试卷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结果选择题按照政治、历史、地理的顺序,而非选择题按照地理、历史、政治的顺序。造成平时训练不到位,学生高考时措手不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成绩。今年《考试说明》明确了三科试题的编排顺序:“试题排列,选择题在前(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依次编排),非选择题在后(按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依次编排)”。

  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两个方面没有变化,在“考题示例”中有变化,特别是综合探究题的比重加大。

  ◆复习提示

  1.虽然有的考试说明没变,但是教材内容有变化,要按照新教材复习。如:《政治生活》“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这个考点内容有较大变化。

  2.有的考试说明没有变化,但是新教材中有些考点已经删去,同学们也要注意复习一下。如:《经济生活》“纳税人、负税人”的考点在新教材中已经删去,但是考试说明中保留着该考点。

  3.从内容上看,《经济生活》部分突出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举措,强调2010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如:公平问题、汇率问题等;《政治生活》中党和国家一年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是考试重点,今年尤其注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文化生活》尤其强调海峡两岸的文化渊源;《生活与哲学》注重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4.从题型上看,新、旧考试说明中都有图表题、漫画题,特别是综合探究题的比重加大(9个主观示例试题中有4),同学们在复习中要注意掌握这些题型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

物理:选考部分内容调整

  □合肥七中童有彩

  和去年相比,今年物理在考试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能力的要求上也有所提高。

  ◆变化分析

  1.选考部分内容变化较大。今年的考试内容与去年相比有以下变化:①将原来3-5部分的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删掉,换成了3-4部分的机械振动、机械波和电磁波。②实验部分将实验1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换成了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③3-1部分把原来的“回旋加速器”改成了“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其余部分没有变化。

  2.能力考查要求有所提高。今年在能力要求方面也作了局部调整:①3-1部分的“静电现象”改成了“静电现象的解释”;“电阻的串连、并联”由I层次要求改为II层次要求;②在试验与探究能力部分增加了“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几个字;③在考核目标和要求部分增加了这样一段:“以上几方面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与之相关的能力”。可见无论是知识能力要求,实验能力要求还是综合能力要求都有所提高。

  ◆复习提示

  今年我省实施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自主命题,因此命题将更加理性和成熟。针对上述变化,考生后期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

  1.紧抓主干,注重基础。不管考试说明怎么变,还是基于课本。现在学生做的卷子很多,但往往对基础知识却忽略了。一轮复习后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清晰化、条理化。不要一味做各种题目,关键是有些题目要深究不放。能从一道题中把所辐射到的知识点“敲”出来,才能举一反三。

  2.要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设计。不仅要知道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更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景新颖的实验问题。尤其是在实验探究方面,应紧紧抓住课本,理顺实验原理,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实验,仅在教材中就提供了三种参考方案,大家应熟悉各个方案的原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加强综合能力锻炼。可以通过加强对综合试卷的训练来提高综合能力,在对物理综合试题的求解时,要善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将复杂的物理情景,分解为若干个物理过程,将一个综合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对试题的“大题小做、各个击破”来加以求解,提高能力。

  化学:“物质结构”增考点

  □合肥七中蒋艳秋

  今年的《高考说明》本着“平稳过渡”的宗旨,在化学科目上只有少量的调整和变化,对今年的备考具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变化分析

  1.“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的考试内容中增加一点: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从近几年其他地区高考试题看,合成材料的命题大都以三大合成材料为背景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推断。从2010年新增加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关考试内容分析,今年应关注结合三大合成材料和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设置、高聚物的结构分析、合成原料制备的最佳途径等问题。以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和结合实际问题分析为落点,在综合有机习题中渗透和串联高分子化合物的知识。

  2.变化最大的应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保留了原有的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能级分布,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电离能含义及变化规律外,增加了三个考点:首先是提出要了解电负性的含义以及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其次增加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即键和键的了解,并要求能用共价键的三个参数(键长、键角、键能)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第三,提出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了解。

  3.删除内容:将“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内容做了两处删减,将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结构特点及应用分别进行了删除,将核外电子跃迁及应用也作了删除。学生在生物及物理学科中已有了解,所以删除这部分内容是恰当的调整。

  4.《考试说明》中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考试的范围以及两个选修模块所占15%比例均没有改变。

  ◆复习提示

  1.要从新版说明和样题中分析和体会今年高考将“怎么考,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更要明白无论遇到如何新颖的命题情境,仍需回归基础知识的解题之道。

  2.高考既要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能力,有些考题会与平时所学内容“形神俱变”,所以后期复习不能一味做题,死记硬背概念,避免出现“能够很流畅地陈述某些具体化学知识,但在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上常常难以把握”的情况。要依照《考试说明》回归课本,从熟悉课本的知识体系开始,进行必要的理解记忆,注意思考、整合、归纳、总结,找到表现每个知识点的具体情景或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景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索钻研,使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灵活应变。

  3.针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改变,复习时要从更高的视角来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从结构认识分子的组成,从电离能的角度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从电负性的角度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从具体问题让学生解释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从键和键的特征和性质说明不同共价键的稳定性。

  生物:考查更体现时代性

  □合肥一中许年历

  生物部分在题型分值等方面没有变化,仅在选修部分的内容范围作出调整,将更能体现生物科学时代性的课题纳入考试范围。

  ◆变化分析

  1.题型分值保持稳定:理综生物部分的题型依然是选择题6道,非选择题3大题。总分值依然稳定在90分,其中,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和选修3部分内容)约占9分。这些与去年考试说明比较没有发生变化,体现了高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考试范围及要求有变化:必修部分及“选修3”部分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没有发生变化。“选修1”的内容范围作了调整:删除“微生物的利用”中“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这一子项目及“酶的应用”全部内容。增加了“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具体包括“植物的组织培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个课题内容。这些能体现生物科学时代性的课题纳入考试范围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注重对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的命题导向。这种变化是安徽新课改逐步推进的重要体现。

  3.题型示例体现“能力立意”。所选例题很好地体现了说明中对考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对理解高考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会很有帮助,同时对后期复习中试题的选择与训练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复习提示

  1.落实知识网络的构建。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高考生物命题是以中等难度题目为主,在命题中会充分体现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有机结合。在后续复习中应该对照说明中的具体内容要求,以教科书做载体,查漏补缺。②抓住主干知识不放松。在高考中由于理综生物试题题量有限,要达到较高的知识覆盖率,主干知识自然是命题重要的落脚点。所以重点知识会重点考,反复考。对于后期复习,应注意整合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应用发散与聚合思维,建立主干知识与枝节内容的有机联系,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③要妥善处理选修内容。选修内容考查主要以识记为主,在复习中应紧扣教材内容,优先突破重要考点,按照说明中的要求归纳提炼各考点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在后期复习中逐步加深理解。

  2.落实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后期复习中,应该再度领会教材中所体现的隐性或显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善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体系,并在具体的情境中尝试运用,比如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推理等。

  3.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整合提升。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考生要讲究提升应对考试中实验与探究试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重新回归基础实验,再度体会实验中变量思想的应用等实验探究的基本技巧。通过典型实验试题的设计或评价等途径暴露自己在设计思路上的缺陷、在语言表述上的问题、在反思能力上的不足。(张晓嵘)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