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关于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培训材料
发布时间:2011-04-08 14:22:50

淮北市第八高级中学

关于个人课题研究的方法培训材料

一)  对个人课题的认识

1、个人课题的定义

 个人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的课题,相对于过去国家级、省、市区级课题及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不同。个人课题研究主体就是教师个人,而非集体。

2、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的区别

 集体课题群策群力,人多智慧大,能解决重大问题,支撑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等;但集体课题协调困难,缺乏针对性。关键是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没有太多作用(评职称作用不大),因而参与程度不高,而个人课题由个人承担,具有灵活性,有利于行动研究;特别是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3、个人课题的品质

一是规划课题,纳入南京市规划办“十一五”规划课题,带有行政性;二是市级课题,级别高;三是高质量课题。

二)  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1、选题要“小”,切口要“巧”。

适合自己“个人课题”选题要注意三点:

一是选题具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是切口要小巧。一个小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成为“个人课题”。

 我今年研究的个人课题是《基于自主性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去年研究的个人课题是《探究性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两个课题都是个案,因为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理论专业知识不很精深,因而选择课题一定要小,要从小的角度、从身边教学中去发现,寻找研究的内容。

 是内容要适合自己。题目再好,但如果不是自己专长,不是自己喜爱,也难以研究。

 自主性教学与探究性教学都是当前新课改理念集中强调的观点,是相对于当前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因此,本人觉得研究这样的课题,确实是身边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又令人困扰的难题,如何在教学中将这两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会乃至真正转变,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转变,肯定会是一个大的突破。

2、弄懂课题研究的方向。

 课题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相当重要。弄懂课题主要关键词,也就是抓住课题研究的方向,对结题至关重要。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关键词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与“个案”二者的结合,因为本人研究的学科领域是地理教学,因而在课题界定中,不仅要阐明自主性学习、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主要突出说明个案研究是在地理教学中的个案研究,不在其他领域,这样研究的方向就明确了。

 探究性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现在单指利用探究性教学的范式,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范畴。

 “探究式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就是指课堂教学中,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教学范式所组织的教学,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个案的研究。

 依据一:探究性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其基本思想是让学生“重在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依据二: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的认知理论。

 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由易而难的过程,探究性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帮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迁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而存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具体来说,基于自主性教学强调的是整个教学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以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反思、自主评价、自主建构为进程,以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方式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一种最高理想的教学过程,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学习自主。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的个案研究”就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范式而组织的教学,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个案研究。

 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以学习者己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

 理论依据二: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 是两个活动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有机结合。主体性教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同化和顺应,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由此主体性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本质属性。主体性教育的着力点就在于对学生进行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理论依据三:现代教学结构理论。现代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的联系就显得十分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主要研究方法举例。

(1) 进行文献研究。这是“个人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文献研究需要解决理论支撑问题,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目标,创新研究内容,理清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为“个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文献研究的途径一般有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现在比较重要的是网络,参考面更加宽泛,内容更加丰富。文献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查阅资料只是研究的基础,对于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分析比较,才有超越和创新。一些课题研究者把自己文献研究的资料整理规类,附在“申报书”的后面,作为过程性材料。

(2) 进行调查研究。这是绝大多数课题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了解现状是设计课题的重要基础,对于现状了解得越具体,越深入,越全面,越准确,课题研究也就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研究可以是问卷调查,了解面上的情况;可以是座谈调查,针对性召集调查对象,进行追问式调查,可以把调查内容引向深入;还可以是个别访谈,这是点上的调查,解决深度问题。许多研究者提供的问卷设计科学而适用,结果发人深省。

(3) 进行实践研究。把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内容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比如,“批评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承担人把设计好的8种批评策略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其中6种效果显著,于是分析原因,整理成文。“数学日记”的研究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反复实验,使得“数学日记”具有了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4) 进行经验总结。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一是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课题研究会涉及许多的材料,总结之前要进行归类整理,为总结做好准备。二是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找到相同和相异之处,特别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原因分析,这是找出规律的重要依据。三是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这时需要辩证分析,需要全面分析,需要条理性分析。一些课题研究者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做好经验总结,所以,过程很好,结论不佳。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坚持研究,深入研究,行动研究。

三)  学习相关理论,拓宽课题研究的视野

 自主性学习,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些概念的提出有它内在的理论基础,涉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现代教学结构理论等前沿的理论。课题确定后,本人通过上网搜索等手段,查找到这些理论的核心表述,弄清这些概念用于指导我这个课题,作为理论支撑。如果不学习,像我们这样的专业理论根底薄弱的人很可能会闹出大笑话。

四)  着手研究,做好调查,摸清现状

1、设计调查表格和调查问卷(调查阶段)

  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当前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仍然是满足于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上课习惯于听教师讲,在下面做笔记,不肯多动脑筋。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由于个人兴趣不同,基础情况不同,学习习惯更不相同,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就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对部分科目投入精力不同,也会造成有些科目成绩很好,而少数科目成绩“拖后腿”的现象。针对学生的以上问题,我让学生自制一份成绩表,并在后面注明学习兴趣怎样,学习投入精力怎样,上课学习的状态怎样。调查结果表明,科目成绩高的,肯定兴趣浓厚,投入学习精力多,上课专注程度高,课后复习、练习的时间也花的多,而部分“拖腿”科目集中反映在兴趣不高,投入精力少等问题。

  详细设计调查问卷是了解学生最快捷又最有效的方法。

针  对课题研究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你认为你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你所有科目中学得最好的科目是哪一门?所有任课老师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老师?欣赏他(她)的教学方法中的哪一点?等等。透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摸清当前学生中学习方式的情况,为下一步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2、作好比较(思辨阶段)

  因为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培养贵在课堂上引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自主性学习模式: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学习引导,共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最终产生反馈,师生总结评价,引入到日常教学中。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来激活课堂,提高堂课的效率,再让学生对比传统教学中单纯由老师一味灌输知识,教师讲、学生记的堂课效果,通过对比,学生自然会做出选择。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老师把大家装到汽车上到目的地再下来,和老师领着大家一道走到目的地这两种方式哪一种你们对路上的印象深刻?坐汽车当然速度快,但留下的印象不深,走到目的地固然速度慢,但印象深刻。这实际上就是自主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自主性教学虽然教学进度可能慢些,但收效肯定高。

3、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实施阶段)

  围绕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个案。①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因为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②创设学习情境。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有关物景进行描绘、设计和美化,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境内容包括:合作式情境、问题式情境、探究式情境、体验式情境等。③加强学习引导。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学生自由学习,而是一种教师引导性或指导性的教学。教师引导主要是对学生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组织以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的发展过程、能力的提高过程为主线,以多方合作互动、多项信息沟通、多种感官协调为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控究活动。④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主动、自由、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探究过程包括:借用背景材料——形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⑤形成总结评价。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对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  及时回顾、总结反思(总结反思阶段)

 根据课堂实施方案实行一段时间后,及时回顾、反思这一段教学的实效,对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是否有实质性的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阶段要进行怎样的改进。

 以上只是本人进行这一课题研究做得一些基本程序,还谈不上是什么研究,由于个人知识水平及能力有限,这一研究还不够系统,疏漏之处还有很多,敬请各位行家多指导、指正。

淮北市第八高级中学

(本文作者:吴绍光)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