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
发布时间:2011-04-08 14:22:53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追求创新变动

  
命题改革
  作为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后的首本高考说明,承载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仅就语文学科而言,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试卷结构和分值改变。整张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大部分。阅读部分的分值比去年增加了3分,应该是加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上;表达部分所减的分值可能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选择题,由原来卷首的四道题减为三道;总题量不变,所少的一道选择题也许来自诗歌鉴赏(原来的两小题变成两大题)。
  二、考试能力层次和要求。能力层次增加了一个难度最高的“F.探究”,较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原来的能力层次次序也做了调整,“鉴赏评价”难度降为D级,“表达应用”则升为E级,这很值得关注。
  三、考试内容追求创新。“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识记”的难度降低,再次突出“常用”性;“表达能力”的要求提升了,要求“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强调了“在具体语境中”。这都突出了“能力”“运用”这些课改理念。
  “现代文阅读”方面,将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改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并将这两类文章分开来作要求;删除了“分析综合”中“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一原来较有争议的能力要求;对“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要求变化最大,突出了“作品题材的基本特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等,尤其要关注“F.探究”这一全新的能力要求。
  “古代诗文阅读”方面,难度进一步降低,主要在“鉴赏评价”上。另外还有两处微调也应注意:一是对虚词的掌握增加了“意义”的要求;二是将“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改为“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
  “写作”方面,将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改为“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在“思想健康”方面增加了“符合主流文化导向”的要求,富有时代感。对“有创新”的要求更加具体,要认真阅读体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依然对错别字提出要求,写错一字扣一分。
  复习建议
  一、认真研读“高考说明”,准确理解并领会其中的精神,合理地调整旧的复习计划和内容,更好地完成新“说明”中的新的能力要求。
  二、注意对新试卷结构的适应,调整并优化新试卷的解题节奏。可以参照宁夏、海南08年高考的试卷结构。
  三、强化对新能力要求的训练,尤其是“探究”能力的提升。可多关注新课改较为成熟省市的高考原卷和最新的模拟题,例如江苏,海南等。
  四、强化作文规范和创新意识。力求书写规范,文章内容更富有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数学考试说明:选修考查比重较大

  
命题改革
  一、在追求数学科学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文价值,在考查知识点的表达上更加明确,如“掌握椭圆、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注明是“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在某些知识点的考查上提出了解知识的实际背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二、突出“以能力立意”,明确界定了能力的构成。并明确提出了对各种能力的具体考查要求,确立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考查层次由2008年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修改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考查知识点除了新增部分内容外,也有部分删减或难度要求的降低,比如反函数、双曲线。另外,为体现对文、理科考生考查的不同要求,文科对计数原理和立体几何中的面面角、距离问题均不做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理科考查选修系列2和选修系列4的内容约占35%;文科考查选修系列1的内容约占25%。
  复习建议
  1.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每个知识结论的教学,更应注重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应淡化技巧,突出通性通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归类、概括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注重能力培养,着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近年高考试题开发了研究型、探索型和开放型等体现数学素质的能力型试题,学生要在主动探究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能力。
  3.合理安排各模块的训练难度,把握复习的重点和热点。对于了解层次要求的知识点要严格控制难度,在这些内容上不要搞综合。掌握层次要求的内容既可以出难题,也可以出中等题与容易题,作为新的高考热点,当然应成为复习的重点。
  4.要认真学习《高考说明》,确定复习的内容和重点。只有紧扣《高考说明》,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数学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以不变应万变,构建知识网络,集中精力破解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一定要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脱离“题海”,改掉学习中的错题惯性。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分值从120改为110
 
  
和往年的高考相比,今年物理科目不论是分值还是考试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命题改革
  一、分值降低
  理科综合选择题的编排顺序是:生物、化学、物理,非选择题的编排顺序是:物理、化学、生物。其中物理有7道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共42分)和4道非选择题(68分)。从试题结构上看:高考物理由以往的8道不定项选择题改为7道单项选择题,物理学科总分由以往的120分改为110分,这是今年高考安徽卷(物理)的一个重要变化。
  二、取消热、光、机械内容
  2009年物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物理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等5个模块内容,其中物理3-2和3-5模块的内容约占15%左右。5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选修3-1中第二章第10节“简单的逻辑电路”,选修3-2中第六章“传感器”和选修3-5中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不列入考试内容。
  与原考纲相比,热学、光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三大块全部去掉。实验与探究部分,由原来考查19个学生实验改为考查12个学生实验。由此,从考试内容上看,今年物理的考查内容有明显的变化,这是今年高考安徽卷(物理)的又一个重要变化。
  三、能力考查要求提高
  2009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物理)考试强调考查: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与以往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能力)要求相比,对于实验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能独立完成表1(见考试说明)中所列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而且还要求能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
  复习建议
  今年高考理综试卷是安徽省实施课程改革后第一次自主命题,由此,广大师生在后期复习中要做到:
  1.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及《考试説明》,明确考试范围及要求,提高学生迎考复习的实效性。
  2.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掌握物理的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对非主干知识,要“扫描不留死角”。
  3.要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设计。不仅要知道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等多种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景新颖的实验问题。
  4.对物理综合试题的求解,要善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将复杂的物理情景,分解为若干个单元的物理过程,将一个综合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单元的小问题,通过对试题的“大题小做、各个击破”来加以求解。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考查内容变化较大

  命题改革
  一、选修占15%。化学的考试范围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对应《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部分”);第二部分包括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部分内容,约占15%。
  二、新增和强化了部分内容点。这包括: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增加了Cu;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所要求的考查点几乎是全新的,要求掌握用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常见元素为1~36号。
  三、部分内容被弱化。包括: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等不做要求,元素化合物内容仅限于所规定的元素,不要求到族的范围,有机化合物仅限于所规定的几种常见物质,不要求掌握到这些物质的同系物,即就物质论物质,不再延伸;定量实验仅强调了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实验没有提及。
  四、侧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体现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较原来强化了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背景考查内容点,突出强调了重要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重视对考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方向性要求:命题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平稳”要求制约试题命制的各种因素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新课程较原教学大纲的不同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复习建议
  1.要扎实打好基本功。高考中较难题只占约20%,因而平时重基础,扎扎实实打好基本功很重要,养成好的规范书写,认真对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要养成认真反思的习惯。高三很忙,但不能整天只顾做题,而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做错题,以后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不去思考错误属于哪种类型,是审题不清,是知识盲点,还是水平有限。一定要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
  3.进一步关注基础知识,狠抓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常见有机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4.适当调整纯理论的复习时间,降低计算部分的复习难度,但计算能力和技巧仍需要强化。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生物考试说明:分值从72改为90

  
命题改革
  一、生物分值提高。试卷分数从以前旧课程的72分提升到了90分,这与宁夏新课程高考类似。从内容上看,考试说明对高考生物的内容范围及能力要求都紧扣2009年全国新课程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并做了有特色的变动。
  二、必修内容出现较大变化。较2008新课标大纲今年有6处变化:1.将2008年2-1的“(2)配子形成过程”改为“(2)动物配子形成过程”;2.将2008年2-1的“(3)受精作用”改为“(2)动物的受精过程”;3.将2008年3-1“(2)其它植物激素调节”的要求,由“Ⅰ”提高到“Ⅱ”;4.将2008年3-2“(4)动物激素调节”改为“(4)脊椎动物激素调节”;5.将2008年3-2“(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改为“(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6.将2008年3-6“(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的要求,由“Ⅰ”提高到“Ⅱ”;选修内容的要求不高(内容做了有特色的筛选),这也符合我省的教育实际,保证公平性和稳定性。
  复习建议
  1.细化考点夯实基础,学会用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2.通过精选试题,达到强化训练、培养能力的效果。
  3.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得实验者得理综”,面对新课程的高考,这句话更加值得借鉴。实验成为理综高考试题的一个重要区分点。尤其是新课程教材和高考,实验探究部分的内容只是有增无减,在生物实验的教学中,生物实验依然是高考试题的主角。
  4.抓住主干知识,注意内容及要求的变化。
  《说明》中对学科主干知识如代谢、遗传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内容将依然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难度可能会有所提升。此外要注意考纲中的六处变化,为科学备考提供依据。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政治考试说明:题型难度无太大起伏

  从整个文综试卷看,选择题分值由140分减少到约130分,非选择题分值由160分增加到约170分。从文综三科整体来看,这种变化在单科上不会太明显。
  因为政治科目没有选修内容,所以题型以及难度不会有太大起伏。仍关注重点主干知识,以中等难度题目、基础题目为主。但是在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方面出现较大调整。
  命题改革
  一、命题指导思想将体现“目标立意”。由于今年是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命题将切合新课改精神,由以往的能力立意向目标立意过渡。所以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表达了“目标立意”信息。如“考试体现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学科德育功能”的表述,明确指出新课改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二、考试目标和考核要求切合学科特有的时代特征。如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目标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的表述,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目标中“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表述,今年的试题将会更加关注现实,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试题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将会更加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和与时代特征相一致的地方特色。
  三、试题将加强探究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如论证和探究目标中不仅局限于往年的创新思维的表述,更是增加了“通过论证探究,得出合理结论;表达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述。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设置将会更加新颖,这种考试的变化要引起考生高度重视。
  复习建议
  新课改考试,“题”在生活中,“案”在课本中,“能”在实践中,“胜”在特色中。
  1.“题”在生活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备较强的时政、社会生活敏感性,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素材的能力,从而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考试方向,保证备考“对路”,避免走错路。
  2.“案”在课本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必须以“本”为本。“本”就是课本、课标、考纲、考试说明,依据“本”完整梳理主干知识,精确细化具体知识,熟练构建知识体系。这才能保证教学“对路”。
  3.“能”在实践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必须注重把知识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把基础与创新、探究相结合,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动手解题的时间,必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语言表达、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在具体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去深刻体会、把握知识,从而保证练习“到位”,避免眼高手低。
  4.“胜”在特色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既要把时代特征和我省自主命题的地方特色相结合,不要把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特点相结合,精心选材,精讲“到位”,避免低效的题海战术和低质的时政材料罗列消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政治科复习的教学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夯实基础,理清思路;二是把握时代特征,创新探究;三是准确清晰表达。缺一不可。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命题原则上“不跨学科

  
通读历史学科高考说明,不难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一、难度适中。从考试性质来看,历史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说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非常注重试题的科学性、可行性,难易适中。
  二、选修内容占10分。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来看,文科综合历史科目100分,历史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试卷Ⅰ卷为选择题,从历史说明规定“第Ⅰ卷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共计约130分”中,我们不难发现,今年文科综合选择题的总题量可能是33题,也就是说历史科目选择题11题,每题仍然为4分,共44分;第Ⅱ卷非选择题为56分。其中必修内容的分值约占90%,选修内容的分值约占10%,也就是说历史必修①、②、③的内容可能占90分,选修内容占10分。
  三、从考核目标与要求来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三)描述和阐释事物、(四)论证和探讨问题。涉及到要求考生对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历史事物、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客观叙述、准确描述、解释、理解和证明,对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四、试题按由易到难分布,对考生答题有利。从考试内容来看,历史说明把三本必修内容和一本选修内容整合成为三个部分即古代部分、近代部分和现代部分,并且相关部分内容进行中外历史对照。“说明”提供的信息可能是今年历史试题的命题至少在选择题部分按照历史顺序来命题,“试题按题型、科目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试题尽量减少人为的障碍,体现公正、公平和对广大考生的人文关怀。
  五、删节部分内容。选修内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中的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在今年的高考要求之列,考生可以不用复习该单元内容。
  六、从题型示例来看,选择题21题,非选择题9题。由此可见,今年高考“历史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非选择题可能由两道大题构成,一道属于选修内容的,分值在10分左右。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会考虑本省教学现状

  命题改革
  一、制定依据除了《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还要“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实际”,这说明安徽自主命题会充分考虑本省的教学现状,包括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的教学条件等。
  二、对考核能力要求的解读既涵盖了对各项要求的诠释,也包含对考生的要求。这里的要求除了对知识的考查,还包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除了对现象的表述,还有对本质和规律的探讨。在分值设置上,必修占90%,选修占了10%。
  三、考试内容除了三个必修模块和《自然灾害与防治》,还要注意《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这说明在试题编制时像等值线图、经纬网坐标、世界和我国各分区的主要特征等都可以融合进去。
  四、题型示例中可以看到更多采用近两年的新课标卷和自主命题省份的例子,这些试题有的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有的是自主命题的成功典范。综合题最后一例安徽和长三角之间产业转移也很好地体现安徽自主命题可以增加安徽乡土地理以及区际联系的知识。
  复习建议
  2009年高考是承前启后的一年,对考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以下建议可以参考:
  1.以课本为主,归纳主干知识,总结重点、难点。教材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不仅反映课程标准的理念,也是对课程标准的落实。虽然每年高考都注重新颖性、创新性,但所考知识点还是书本主干知识,所以应该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围绕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物质运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加强知识前后联系,进行重难点区分和突破。
  2.以近年的热点为引导,多结合典型案例,强化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如最新政策、工程项目、科技发明、资源勘探成果、重大灾害等。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来阐释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和规律、探讨对策措施。
  3.加强训练,提升应试能力。可以多选用近年已经自主命题和采用新课标卷省份的高考试题,如上海、江苏、山东等。通过这些试题训练可以加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4.关注身边、生活地理知识。身边的地理知识是学生最容易观察到的,生活地理的考查也能很好地体现地理的有用性。


          解读2009年安徽高考英语考试说明:“短文改错”退出舞台

  命题改革
  2009年高考英语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短文改错,增加任务型读写,词汇要求提高至3000个左右等。其中“任务型读写”是一个新题型,考生要注意领悟。
  任务型读写的题型结构为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和表格,要求考生对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综合概括,而后准确、有序地完成表格的空缺(根据说明,一空只填一词)。这体现出了新课改增加客观表达题的努力。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感觉很难。首先要了解表格的设置。据考试说明中的范例,表格一般是文章的整体行文结构,包括标题、段落大意、文章细节,结论等部分。其次要领悟空缺的类型。
  ①筛选类:通过定位题目在文章中的位置即可找到答案,一般为原词。
  ②整合类:要对文章的原句进行加工,根据句型结构变化和语法要求提炼出的新词,如:
  Therearemainlytwotypesofsources.→Therearetwo____typesofsources.(main)。
  Thepersonpresentingtheprogramisverypassion-ate.→The___isverypas-sionate.(presenter)
  ③概括类:根据说明,要能概括出文章的标题、段落大意、文章目的、结论等,要求较高。同学们在填空时务必要仔细,如单词大小写、单复数、词性等。
  复习建议
  1.词汇拼写是保障,谨防想出了答案却写不正确;平时有意识提高文章概括整合能力,能熟练完成文章的outline;可借鉴江苏省的任务型读写题,如网上的原创任务型读写12篇便是很好的练习素材。
  2.提高阅读技能和速度
  任务型读写的出现,词汇量的明显增加,阅读理解虽未明确说明是5篇或4篇,但不低于1200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加重了学生的阅读任务及难度,所以后期有效提高阅读技能和速度尤为重要。
  3.熟记词汇,关注作文热点
  词汇的记忆不是一次性的,要不断循环,反复翻阅。临近高考同学们要有意识练习一些热点话题,背诵相关范文如净化网络purifyingtheinternet、诚信危机hon-estycrisis等。2008年高考中关于环保购物袋的作文便是一个启示。
  最后,建议高度重视合肥市模拟考试的试卷,及时吸取教训,完善自己。一套优秀的试卷,有时不仅是用来做的,而且是用来背诵和反复品味的。



 

关注微信